为了延续他所推崇的改革思想,张居正决定亲自承担起培养万历皇帝的重任。
作为明朝万历年间的首辅大臣,张居正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就做出了这一决定。他的远大理想是让大明帝国变得更加富强、国力雄厚,尤其是要让军队更精锐,百姓更富足。因此,他必须投入大量心力去改进和改革现有的制度,尤其是要重塑官僚体系,使其更加高效运行。
然而,张居正也并非完人。他也有自己的欲望和野心,渴望权力、享受奢华的生活,喜欢追求名声和地位。但他深知,这些个人的欲望都必须服从于他更宏大的理想之下。他明白,改革的过程是漫长的,短短几年可能只是初见成效,要让改革持久下去,就必须保持几十年的努力。
张居正那时已四十八岁,正处于事业的巅峰,但他知道,时间对他来说是有限的。无论他如何努力,年华老去的脚步总是无法抗拒,最多也只有三十年的时光可以奉献给这个国家。
展开剩余54%更重要的是,张居正明白自己只是一个“打工者”,他终究无法控制帝国。虽然他现在是首辅,但最终的统治者是万历皇帝。万历虽然只有十岁,但他终将长大,继位后亲政,而张居正的权力也会随之移交给皇帝。究竟万历是否会继续沿着张居正设计的改革路线走下去,这个问题无人能够预料。
因此,张居正的目标非常明确,他决定将所有的心血都投入到两件事上:一是继续推动改革,二是亲自教育万历皇帝。小万历比他年轻三十八岁,张居正不可能将首辅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万历却能将帝位传给他的后代。张居正明白,自己的下属将由万历来任命,政局也将由万历来掌控。所以,张居正的首要任务,便是确保万历能够按照自己的理想来继续治国。
从某种意义上说,万历的教育比改革本身更为重要,因为即便改革稍微推迟一些也不至于产生太大影响,但如果万历的教育错过了关键期,未来的国家命运就可能因此而改变。
在清除了高拱后不久,张居正与次辅吕调阳一起,向李太后提出要加强对万历皇帝的培养。他们向李太后建议,应当开始对万历进行系统的教育。张居正说:“我深感先帝的重托,必须让皇帝认真读书,并与贤能之人亲近。因此,秋天已至,天气渐凉,是时候开始皇帝的学习了。”李太后听后同意了他的提议。
发布于:天津市易配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