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合肥晚报
定格戏剧舞台“精彩一瞬”
“百戏入皖·星耀合肥”戏曲舞台美术作品展开展
互动展示区,观众与戏曲演员互动。
当戏曲的锣鼓声尚未在剧场奏响,舞台之外的安徽百戏城,一场关于传统美学的沉浸式探索已率先拉开帷幕。9月28日,“百戏入皖・星耀合肥”戏曲舞台美术作品展在安徽百戏城正式开展。
本次展览精心设置三大展区,各有侧重又相互呼应,从不同维度全方位展现戏曲舞台美术的深厚底蕴与创新活力。
步入安徽百戏城,戏曲服饰文化展区率先映入眼帘,一件件制作精美的戏曲服饰整齐陈列,宛如打开了一座移动的戏曲服饰博物馆。从色彩艳丽的蟒袍、精致华美的凤冠,每一件都凝聚着传统手工艺人的匠心。
更引人注目的是,展区特别邀请了众多专业戏曲演员进行现场互动演绎。演员们身着《白蛇传》《梁祝》等经典戏曲服饰,与观众热情互动合影。前来观演的王先生表示:“这样的展览很有意义,不仅能让戏曲服饰触手可及,还能了解背后的文化故事。”
在戏曲文创展区,展出融合传统与创意的主题周边产品。本次展览主要有各类兼具文化性与实用性的文创好物,让观众在欣赏一台台好戏的同时,不妨将舞台上的“精彩一瞬”带回家。
该展区不仅有常规的文创品类,更有众多单位所带来的特色产品。其中,合肥日报传媒集团(合肥日报社)结合安徽地域特色亮点,推出五大系列、N种宝藏周边,将戏曲舞台上的粉墨传奇,巧妙凝于一个个小巧精致的文创产品之中。
作为本次展览的一大亮点,中国戏曲学院舞台模型展区本次展览精选18组师生优秀作品,涵盖柳琴戏、民族歌剧、传统戏曲及新编历史剧等多元题材,通过灯光、布景等媒介,展现师生对传统文化的当代解读与思考。
中国戏曲学院学生吴宇彤带来了作品《牡丹亭》,吴宇彤介绍:“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我们对传统戏曲的敬畏与对现代表达的探索。”中国戏曲学院舞美系教师徐上则从更专业的角度解读了展区的意义:“本次展览不仅是实体模型的展示,更是一场关于‘如何让传统活在当下’的学术探讨,以设计为笔,在舞台上书写传统文化的当代注脚,为戏曲艺术的创新发展提供无限可能。”
从触摸匠心的戏曲服饰,到链接生活的戏曲文创,再到解读传统的舞台模型,本次“百戏入皖·星耀合肥”戏曲舞台美术展,以多维度、沉浸式的呈现方式,为观众层层解码戏曲舞台美术的文化密码。
合报玩转合肥融媒体工作室
合肥晚报-合新闻记者
夏伟/文 赵瑞瑞/摄
易配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