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原始设计手稿复制件首次在虹口区公开展示,时佳正在向青少年观众介绍背后的故事。 文汇报记者 叶辰亮摄
“展柜中这幅做旧的国旗原始设计手稿,就是根据曾联松先生当时提交的手稿1:1复制的。”今天是我国第25个全民国防教育日,国旗原始设计手稿复制件首次在虹口区公开展示,并将永久入藏国旗教育展示厅。
中共四大纪念馆文保部负责人时佳介绍,国旗教育展示厅对外开放后,不少观众提出希望在馆中看到国旗设计手稿。在与国家博物馆沟通后,对方根据曾联松的手稿原件原样制作,不仅大小、颜色一模一样,连纸张上的折痕都清晰可见。“这件展品的入藏,方便市民游客近距离观赏国旗原始设计手稿,也进一步丰富了我们的馆藏。”
俞卢江在国旗广场向市民游客介绍“共和国的旗”。 文汇报记者 叶辰亮摄
经过调整,曾联松设计的“红地五星旗”更名为“五星红旗”,被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文汇报记者 叶辰亮摄
与现在的国旗不同,这幅当时被命名为“第三十二号——红地五星旗”的手稿上,大五角星中还有镰刀锤子的图案。国旗教育展示厅讲解员俞卢江介绍,1949年7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小组公开征集新中国国旗设计方案,32岁的曾联松从报纸上了解到消息后,用一个多月时间,在位于虹口区山阴路的家中构思出了设计方案。他用红、黄两色作为主色调,以大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其上的镰刀锤子图案代表工农联盟;四颗小星分别象征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且每颗小星各有一个角尖正对着大五角星的中心点,寓意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围绕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8月,曾联松将手稿寄往北京。经过调整,方案组删除了大五角星中的镰刀和锤子,并将“红地五星旗”更名为“五星红旗”。1949年9月27日,在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五星红旗被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会议闭幕式上,五星红旗第一次向世人展示。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
虹口区丰镇第一小学五年级学生王庭熠是国旗原始设计手稿复制件的首批观众之一。此前参观国旗教育展示厅时,他了解到国旗的设计者是曾联松,并上网搜索过这幅设计稿。他感到,能在同样位于虹口区的国旗教育展示厅看到“国旗最早的样子”格外亲切,而逼真的做旧风格也让历史感扑面而来。“我会把这个消息告诉家人、同学,让更多人来这里观展,了解这段历史。”
“模拟军营”体验活动推出打卡集章,吸引青少年参与。 文汇报记者 叶辰亮摄
“护旗站岗60秒”已连续3年举办,青少年有序排队参与。 文汇报记者 叶辰亮摄
模拟射击训练区颇为热门。 文汇报记者 叶辰亮摄
国旗教育展示厅外,中共四大纪念馆国旗广场人头攒动,虹口区全民国防教育日主题活动暨“模拟军营”体验活动在此举行。此次国防体验市集内容丰富:在模拟射击训练区,退役军人志愿者手把手指导参与者调整站姿、瞄准靶心。在VR国防场馆体验区,市民戴上设备后沉浸式走进航天博物馆等国防场馆。在连续3年举办的“护旗站岗60秒”专属区域,市民们有序排队,通过视频连线与边防哨兵同步站岗。展位还设置了国防知识大转盘,通过答题可收集国防元素组合章。值得一提的是,北京仪仗队退役军官还开启了一场“惊喜快闪”,带来复刻三军仪仗队的队列展示。
虹口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虹口区持续完善全民国防教育工作机制,着力构建跨区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领域的全民国防教育工作新格局。通过“可看、可玩、可参与”的互动形式,让国防教育走出课堂,融入市民生活。
本次活动由虹口区委宣传部、区人武部、团区委、区退役军人局、区国动办、中共四大纪念馆联合主办,区司法局、区少工委协办,市优属志愿文化服务队支持。
易配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